张家口在京流动党员 服务北京不忘反哺家乡

2018-01-08 11:56:06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5000流动党员成立118个支部 8年为家乡引进300多个项目

  张家口在京流动党员 服务北京不忘反哺家乡

  2017年10月17日中午,梁登城突然接到电话:梁书记,请张家口党委组织80名志愿者,2小时内到和平门集合。电话来自前门大栅栏街道工委。作为张家口驻京流动党委的副书记,梁登城此时正和14个二级党委的书记们一起开会,研究布置十九大期间流动党委的各项工作。接到通知,他们马上打开总党委和14个二级党委的微信群——

  紧急通知:请在、现在有时间的同志们马上出发,2小时内到和平门集合……

  2小时之后,一共有120多位张家口在京流动到达了集合地。他们有的开着自己的车,有的叫了出租车,有的就从附近赶来……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共有800多人次的张家口在京流动党员参加了平安志愿服务。

  在此之前,党的十八大、2015年“9·3”大阅兵、全国“两会”等首都北京一系列重大活动,这支队伍志愿服务的身影也从未缺席。成立8年来,张家口驻京流动党委秉持“服务首都、服务”的“双服务”理念,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了力量。他们参与到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进程中,把北京先进的技术带回张家口,助力家乡优质农副产品端上北京人的餐桌。他们的努力,不但赢得了家乡父老的称赞,多次获得北京市层面的表彰,更得到了所在街道、社区的认可和接纳。

  打开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突破口 

  毗邻北京,467万张家口人中,在京务工经商的农业人口就有50万。青壮劳力的大量流出,导致农村空心化严重,在一些贫困地区,人口流失率往往达到50%以上。人口大量外流,也使得张家口农村外出流动党员的数量成倍增加。

  张家口市委在京津工委办公室主任张艳介绍:“一方面,这给农村的基层党建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严重制约了脱贫攻坚的步伐:‘三会一课’组织不起来;‘两委’换届缺乏年轻后备力量;留在农村的党员带头致富能力较弱……另一方面,流动党员外出后,与原先所在的党组织‘失联’,成为党建工作的‘盲区’,难以实施教育管理,激发其模范带头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家口开始思索一条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有效实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道路。

  张家口东部的赤城县与北京延庆、怀柔接壤,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万名赤城籍司炉工陆续进京,逐渐成为了北京锅炉供暖行业的主力军。2008年,以在京司炉工中的党员为主体,赤城县成立了张家口第一个驻京流动党组织。

  在赤城县的这一试点之后,张家口市委产生了为全市在京流动党员成立党组织的想法。他们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深入北京各区县寻找张家口籍流动党员,建立了在京流动党员数据库,终于在2009年12月成立了“张家口市驻京流动党员联合党委”。总党委下设对应北京区县的10个二级党委。

  张家口市委十分重视党组织带头人的选拔。“二级党委书记的人选,我们是按照‘政治素质高、现实表现好、热爱党的事业、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原则,经乡镇推荐、县区委组织部考察、市委组织部任命,来最终确定的。”张艳说。

  次年2月,张家口市委组织部与北京10个区县的党委组织部门签约,建立了“异地组织、共同参与、双重管理”合作机制,为未来流动党委的管理和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协调基础。

  截至目前,张家口驻京流动党委共下设14个二级党委,118个党支部,在册登记流动党员5000多人。

  “党组织干得好不好,关键在书记” 

  这么多年,你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梁登城说,这是几乎每个听说张家口驻京流动党委事迹的人都会提出的问题。“面对这么一个新鲜事物,边摸索边干,确实不好干。”8年来,一边要应对流动党委工作的千头万绪,一边还要经营自己的企业,梁登城也产生过退出的念头,但面对重重困难,他和他的战友们还是一路走了过来。

  从无到有,再到今天逐渐巩固、发展壮大,流动党委从筹建伊始就面临着挑战。流动党员大多已来京打拼多年,与党组织长期“失联”,突然一个电话,叫你加入党组织,让有些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报警的。怀疑我们是骗子。”驻西城区流动党委书记贾庆贺坦言,让流动党员认同、接纳流动党委,是一个相当不容易的过程。

  “我们想了一个办法。”为了流动党委的影响力在流动党员群体中能够自然地扩大和巩固,各区流动党委书记自己出资,设计印制挂历,赠送给来参加活动的党员。挂历的每一页,都印有“大好河山”、鸡鸣驿等张家口代表性的风景名胜,以及流动党委的介绍文字。几年的时间,流动党委送出了上万册挂历。就这样,一册册挂历,成为了凝聚流动党员党组织和家乡认同的载体。

  党员找到了,还得给大伙儿在北京安个“家”。梁登城投资近2000万元,经张家口市委与北京市委组织部协调,在昌平小汤山讲礼村为流动党委建起了使用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独立活动场所。而14个二级党委,也都在张家口籍民营企业家党员的无偿支持下,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

  从成立之日起,流动党委就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党委会,集中学习贯彻党的有关文件精神。他们坚持“三会一课”制度,通过二级党委书记、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逐级学习传达,最终覆盖到每一个注册登记的流动党员。流动党员很多都是普通劳动者,书记们每召集一次会议,免不了都要顺便解决大家当天的吃饭问题。一年到头,流动党委书记们几乎人人都要开十几次会。张艳告诉记者,二级党委书记们都是企业家,有自己的事业,他们这些年不仅花费大量时间为流动党委做了许多工作,而且经常自掏腰包支持流动党委的活动。她感叹道,“党组织干得好不好,关键在书记。”“离家在外打拼,很多人都需要精神上的归属感。”驻西城流动党委成立之初组织党员去西柏坡参观学习,大家严肃认真、深受震撼的精神状态,贾庆贺至今印象深刻。“我经常给支部书记讲,担任这样一个职务,不是为了谁,而是一种承诺。现在,凡是任职两年以上的支部书记,流动党委的工作都已经成为了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

  曾有一位支部书记因为业务赴杭州出差3个月,为了参加流动党委的会议,他两次专门坐飞机回到北京……诸如此类的故事,在张家口驻京流动党委走过的8年历程中,不胜枚举。

  “双向服务”树起“三面旗帜” 

  西城区马连道的红莲中里社区共设有13个党支部,其中一个就是驻西城流动党委下辖支部;前门大栅栏西河沿社区,还专门为张家口的流动党员设立了一间办公室。北京市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对这批流入的新鲜血液格外重视,在 “双向管理”模式下,张家口的流动党支部都和所在社区实现了对接,被纳入了北京市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服务范围之内。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重大学习活动开展期间,北京市的基层党组织也会请张家口的流动党员一起参加。“大家在日常接触中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就像一家人一样。”流动党委书记们说。

  围绕服务首都,流动党委广泛开展“五争当”活动,号召党员争当爱岗敬业模范、合法经营模范、和谐相处模范、遵守公德模范、维护稳定模范。8年来,共有500多名张家口流动党员被北京各级各部门和用人单位评为先进个人。其中贾庆贺、韩向东被评为“首都十大最美慈善义工”,李俊峰被评选为“北京市劳动模范”,杨帆被评为“北京榜样”。驻西城流动党委被北京社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驻昌平流动党委被评为北京“慈善爱心党组织”,大栅栏流动党委被评为“流动的红墙卫士”。

  围绕服务家乡,流动党委开展“八个一奉献”活动,呼吁党员尽己所能,为家乡张家口提出一条发展建议、提供一条致富信息、传授一门致富技术、销售一批农副产品、带出一批闲散劳务、引进一笔发展资金、介绍一个富民项目、联络一名优秀人才。截至目前,在广大流动党员的努力下,张家口市已先后引进项目300多个、资金20多亿元,输出劳务5万人,销售农副产品7000多万吨。

  通过8年的不懈努力,张家口驻京流动党委带领广大在京流动党员彰显党性、传递正能量,在京张两地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我们树起了三面旗帜。首先,在北京树立起了张家口流动党员的良好品牌形象,获得了北京市层面的肯定;其次,建立起了北京普通老百姓对我们的认知,党支部对接社区里大多数经常参加社区活动的京城百姓都知道有这样一支队伍;第三,我们在家乡父老心中建立起了认知,张家口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也都知道我们。”梁登城说。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潮下,2016年,张家口驻京流动党委开始组织实施优秀流动党员“双百”工程。截至目前,已选派106名优秀流动党员回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引导126名流动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创业。

  张家口驻京流动党委抓党建、促发展的实践,已受到中组部、全国总工会、河北省委领导的重视,已有全国多地的党委组织部门来到张家口,希望了解并借鉴他们的经验。

  未来,京张两地党委组织部门还将在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继续探索创新、通力合作,努力开创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脱贫攻坚的新局面。

  人物故事 

  我回乡创业带领乡亲们致富 

  讲述者 驻怀柔区联合党委副书记 郝建虎 

  我不到18岁就去北京打工了。23岁的时候,我第一次创业,做给小区修路、铺草坪的小型工程。2011年,我有了自己的公司。后来我担任张家口驻怀柔区流动党委副书记,流动党委号召大家回乡创业,我就觉得是到了为家乡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张家口张北县二台镇代家村,我就出生在这里。有一次回家,看到村西头一片闲置着的草地,我想起了小时候在这里看到过的景象:上千亩的芦苇丛随风摇曳,高过一个成年人的前胸;等到芦花开了,那就更美了。

  我决定在这里盖一个旅游度假村,为村里的乡亲们开辟一条致富之路。一期工程投资了1500万元,二期又投了800万元。开工以后,乡亲们赶着马车帮我们拉砖沙,拿着铁锹帮我们平整土地,忙活了大半年。2016年7月,我的卓绅度假村开门迎客。

  占地3000多亩的度假村,囊括了丰富的住宿餐饮娱乐项目:40顶豪华蒙古包,600平方米的书画院,百亩水上乐园,还有一个红色文化农展馆。

  度假村的工作人员都是代家村的乡亲。有看着我长大的大爷大妈,也有比我小很多、勤工俭学的弟弟妹妹。看到家乡的变化让他们喜上眉梢,我发自内心地高兴,我要让代家村变得更美丽。

  未来,依托代家村的环境和资源,我还要打造“三大基地”和“三大园区”,建成集生态旅游观光、有机食品种植、红色文化宣传、党员培训、书法名家交流为一体的综合生态旅游开发项目。

  我在老家种下30万亩竹柳林 

  讲述者 驻海淀区联合党委书记 张国良 

  我的家乡张北县属于张家口坝上地区。坝上自然条件特殊,那里的人都说:在坝上种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都难。

  我本来在北京有自己专门做供暖设备安装的公司,2010年,我产生了用自己的力量回张北种树的想法。两年后,我成立了张家口林海苗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我的供暖设备公司在海淀百望山附近,靠近中国林科院,我因此认识了一些林科院的朋友。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把种植竹柳的技术引进到了张北。

  我的林海苗圃公司申请了二级造林资质。树苗在坝上长得慢,记得我1982年从张北老家出来的时候,张北的树都是一推就倒,就死了。回到张北种树,同样面临很多困难和失败。但我告诉自己和我们的人要坚持,一直坚持到了现在。我们已经在张家口造林30多万亩,宣化、康保、沽源这些县区都有我们的竹柳树。

  这些年,我们积累了不少植树造林的经验。我们的团队里既有老家的乡亲,也有北林大的博士生,我们一起研究怎么把树种好、种活。竹柳的用处可大啦!可以编筐,可以造纸,做板材,做椅子,还可以做天花板。

  流动党委建立已经整整8年了。为了种树,我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很多人都问我,你下这么大功夫图什么,有什么好处?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流动党委的平台,我们引进资源,造福家乡,这就达到了我们的初衷。

  党员是什么?党员就是要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

  我是第一个从北京迁回来的 

  讲述者 驻通州区联合党委书记 张华 

  我来自张家口蔚县吉家庄镇,我们镇上的吉家庄特色产业园,拥有华北最大的杂粮交易集散地和河北省第一大的古典家具产业园。七八年前,产业园的古典家具企业都在北京发展。2012年,我决定让自己的企业回到吉家庄,想给老家做点贡献。我是产业园里第一个从北京迁回来的,后来大家都陆续回来了。现在园区里从北京回来的家具企业已经有40多家。

  我们吉家庄为北京家具企业的疏解提供了一个样本,走在了前面。这两年北京开始疏解非首都功能,很多北京的家具业同行都来吉家庄参观,来了解我们从北京疏解的经验。

  家具企业回到吉家庄,用工全部来自本地,带动了家乡的就业。我们选派回乡任职的第一书记,还给村里引回来了项目,促进了脱贫攻坚。

责任编辑:石慧